今天在FB社團上看到了一篇討論熱烈的話題:你曾經熱衷經營職場人際關係,後來發現孤鳥獨善其身其實才是王道嗎?
底下滿多回覆滿好笑也滿中肯的。
「如魚得水的永遠不是孤鳥,而是會抱大腿啊 !」
「我覺得智慧才是要點,不是在於是否熱衷或冷卻人際關係。」
「受傷後才知道,獨善其身才是王道。」
「職場孤鳥最後會被結群的惡鷹趕出共同的生態圈!明知是惡,最好也隨之呼應,以保生存」
「人生如戲,戲在職場。」
「看過案例是站錯邊,結果整組被打壓。反倒沒有派系的人,活的好好的。」
有沒有什麼立論或分析,到底在職場上交朋友,維持關係比較好? 還是獨善其身比較好呢?

內容目錄
立論 : 工作時應該多交朋友
在工作時結交朋友,是可以提高工作滿意度、績效和生產力。有了可以談話互動的對象,也讓我們工作起來更快樂。如果在一間公司裡面,沒有半個人是你願意說話及互動的,應該沒有人能夠做的很久吧?
The Effects of De-energizing Ties in Organizations and How to Manage Them這篇論文中提到,在各個行業、組織和層面,“消極”關係對員工幸福的影響是積極關係的四到七倍。尋找到同事的支持,會在受到挫折、攻擊時,稍微減少負面消極的影響。無論是由於要求苛刻工作內容還是因為老闆的要求壓力,同事都可以成為吐苦水及抱怨的去處。
與一些同事成為朋友,可能對職涯有所幫助。這也是大多數人的見解。想一想:如果辦公室裡有些同事因為與你的友誼,而願意幫助你完成工作任務,那麼你的個人表現一定會提高。
立論 : 工作時應該獨善其身
辦公室是來工作的場所,不是大學也不是慈善機構,三人以上的地方就會形成江湖,就會產生問題例如小團體、偏袒、八卦、中傷和競爭。
畢竟每個人來上班就是為了賺錢,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晉昇、調薪階梯越往上往窄,也因此,當小團體友誼中的一個人得到晉昇或加薪時,虛假的友情就會發生變化。
而有同溫層、小團體的時候,也容易發生抱怨,陷入永久的負面循環。
每次吃飯聊天的話題都趨於一致,說八掛還有說壞話,重覆描繪共同的敵人,只有助於加深小團隊情誼而已。
被歸納入小團體的一員,如果小圈體中的一人表現不好,可能會牽連自己,產生其他人的負面觀感。
個人建議
與其在工作中努力建立友誼,不如與同事保持工作程度上表面友好,而不涉入私生活領域。
職場上多做傾聽者,減少高談闊論。
言多必失,與同事之間保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沒必要將內心對職場的觀感無保留的透露。
有時候,不管怎麼努力,就是無法與某些與自己相格相衝的同事相處。
我會建議減少接觸及合作機會。如果做過努力還是合不來,為了公司以及自己好,就不要勉強合作。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了,可以要求移動辦公位置或轉到其他部門。這是最後的手段。
維持辦公室人際關係的注意事項
我想要提醒幾件事:
你可能會因為聊的來,而把辦公室裡的某個人認同為朋友,而對他無所不說,不管是公事或是私事。
拜託請記住,任何話題都可能在未來,二個人的關係生變時,被用來對付你自己。
建議不要分享任何你不會發佈在社交媒體上讓全世界看到的內容給同一公司的同事。
與同事相處融洽、結交朋友是自然的,但自己必須有條線在心中,什麼可以分享,什麼又不可以分享。
我們不需要告訴每個同事心中深藏不露的秘密、長期目標和未來的夢想。哪一天被背後捅刀時,才後悔莫及。
維持尊重。不管跟同事之間有多好,都必須避免某些話題,特別是關於宗教和政治的討論。至於個人健康、性取向、個人感情關係或財務狀況,也請記得,不要詢問,知道了對你自己也沒有幫助。
不要小圈子。在職場上交到一個朋友或是一群朋友,都是正常的。但這樣很容易形成一個一個的小團體,而小團體常常是排他性的,小團體之間也有可能不合,變成互相攻訐,影響到個人的職涯前途。畢竟,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小團體會得勢,而哪一個會失勢。
不要八卦。職場不是高中。不要說同事的壞話。當你不在公司時,那些愛八卦同事或老闆的,也可能八卦你。盡量不要向這種”朋友”,提供你個人生活訊息或是對於公司內狀況的觀感。
最後,明哲保身,多聽、多看、少說不對的話。
出來工作不求仕途高昇,榮華富貴,但至少不要背後中箭,還傻傻的幫別人當出頭鳥。